

2014/10/18恭置經書於8處,請善信大德前往恭請經書
2014/10/18我們將經書分別放置於代天宮(高市鼓山區)、高馬北極殿(高市鼓山區)、地嶽殿(高市鼓山區)、大義宮(高市鼓山區)、城隍廟(高市鼓山區)、文武聖殿(高市鹽埕區)、大願院(高市旗津區)、王母 寺(高市鼓山區),每處約放置40-50本經書。...


用其光 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 是謂襲常
天下的源始是大道,大道又如天下萬物的母親一般呀。 既然天地萬物皆由大道所生,那麼努力勤修道學,順應萬物變化,遵守大道終身,就不會遭遇危險呀! 然而,大道並非我們表象看到的感官事物所能輕易表達的呀! 所以, 我們閉上嘴巴,閉上耳目,就能終生無事。...


道生之 蓄之 長之 育之 成之 熟之 養之 覆之 生而不有 而不恃 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天下萬物都因合乎大道而存在世上, 萬物由無而有,蓄養變成有形。 世間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 而其實大道是天地間與生俱來自然運行的恒理。 世間萬物都是由道產生,由德將它由無畜養到有。 大道育養它,栽培它,緞練它,而後又開始試煉它,...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 動之死地十有三
人,自離開媽媽肚子開始算是出生,到停止呼吸。(從出生到死亡的時候) 一生的旅程中,能夠好好活一輩子的有十分之三;不幸半途死亡夭折的有十分之三; 因天災人禍而死亡的有十分之三…… 是故以其生生之厚! 沒有順應自然這樣的人往往容易夭折死去,...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
聖人並不會堅持自我主見看法,以包納萬物為心,故可恤養群生,以天下百姓為自已心一樣愛惜。 是故,我們遇到善良的人,我們以良善的行為對待他,不善良的人我們也以良善的行為對待他,如此長遠下來必能得到「善」的正向循環呀。 當我們遇到遵守信用的人,我們以同等的行為對待他,遇到不遵守...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之 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做學問,四庫五書,天文物理、爲學日益,都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做學問日日有所增益。 然而在勤修道學的路途上,是要盡量把自已學到的道學融會貫通,而非強記,持而貫之,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在修習道學的路上,所學的學問似乎愈來愈少啦!!!...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你我皆為凡人,自有一顆凡心,故我們都容易執著在我們自以為的應該如此……想法 須知,眼前所見,生活所現,受想形識… 皆是相, 終是虛幻,故金剛經有云:故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放下一切有沒法,一切自以為是的認知法,一切我們以為應該如此,應該那樣的事… 便在不著相的路上…...


天下有道 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 戎馬生於郊
國泰民安,天下太平時,即使是善於奔跑日行千里的駿馬也在鄉野中生活或被驅使拉水肥。 國家崩亂,政局不安時期,即使是在郊外找到的任何一匹馬都會被充當成戰馬,許多小馬都是在戰場中愴惶出生。 天底下最大的禍患在於不知足,天底下最大的過錯就是貪婪 ...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真正心地正直的人很多時候表現委婉順應常態;真正有智慧的人從不張揚輕浮,看起來貌似很笨拙;那些善辯的人,言語反而持重,不露鋒芒。 道德真經集解 金趙大學士秉文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 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躁勝寒 靜勝熱...


天尊言:能於福日長齋,萬劫無殃,見世安樂。若復有人,自能書寫此經十卷,除罪萬劫。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 天尊言: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過去見在未來三世之中,不墮眾難者,至心受持此經,及諸福日修善建功,見身安樂,命過飛天。 天尊言: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此長齋月。能畢是月修齋者,見身仙度,舉家康泰,七祖無為。...


![[歡迎參加] 9/23自然財寶天尊屏東鹽埔提燈夜巡活動](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9c5392f9838909f2d550be26c9813ab3.jpg/v1/fill/w_188,h_250,fp_0.50_0.50,q_30,blur_30,enc_avif,quality_auto/9c5392f9838909f2d550be26c9813ab3.webp)
![[歡迎參加] 9/23自然財寶天尊屏東鹽埔提燈夜巡活動](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9c5392f9838909f2d550be26c9813ab3.jpg/v1/fill/w_45,h_60,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9c5392f9838909f2d550be26c9813ab3.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