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廢才比較好?還是精英不錯?

有天,莊子在山中遊走,看到了一顆胖胖圓圓,長得美美的樹…

別的不說,

這樹樹葉非常的多

不過,伐木者卻繞過這棵樹,沒有砍伐它。

這又是為什麼?於是莊子就問伐木者,伐木者答到,這棵樹不成材,沒有什麼用處嘛……

於是莊子就回答,原來是因為這樹不成材,才可以安享天年呀。

來到了縣城,莊子住在老朋友家裡,老朋友想要好好款待,就請了童子殺了一隻鵝,來招待莊子。這時童子進來問主人說。有隻鵝一直叫不停,另一隻跟本不會叫。那麼到底要殺哪一隻呢?

這時,主人說,殺了那隻不會叫的。

隔天,莊子的弟子覺得十分不解,

就問莊子了,為啥昨天山中遇到的樹可以因為不成材好好活著,今兒個鵝卻因為不成材被殺死了。到底是要成材比較好?還是不成材比較好呢?

莊子就說,其實處在成材與不成材之間,看起來好像是最好的位置。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如果凡事遵循著道德,就算沒有十分好的讚美、沒有傷人的污辱、隨著時勢變化,以自然變化為準則,似乎是最好的。

古來總是,成就了就有衰毀的一天,興盛了就有衰敗的一天,高貴就有權沒的一天,直了總會彎曲,相聚總會分離,愛惜總有忽視的一天,機關算盡總有被算計的一天,又有什麼可以仗持著變的呢?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乎!”

______________《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____________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