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門十規論。其七,記持露布臨時不解妙用
清涼文益禪師(885-958年),俗姓魯,浙江餘杭人,係禪宗五家法眼宗的創始人。 滅後「顏貌如生」。文益禪師肉身被供奉。 著有「宗門十規論」。其七,記持露布臨時不解妙用 記持露布臨時不解妙用第七 論曰:學般若人,不無師法。既得師法,要在大用現前,方有少分親切。若但專守師門...


宗門十規論,其六,不經淘汰臆斷古今言句。
清涼文益禪師(885-958年),俗姓魯,浙江餘杭人,係禪宗五家法眼宗的創始人。 滅後「顏貌如生」。文益禪師肉身被供奉。 著有「宗門十規論」,其六,不經淘汰臆斷古今言句。 不經淘汰臆斷古今言句第六 論曰:夫為參學之人,既入叢林,須擇善知識,次親朋友。知識要其指路,朋友貴其...


宗門十規論其五,理事相違不分觸淨
清涼文益禪師(885-958年),俗姓魯,浙江餘杭人,係禪宗五家法眼宗的創始人。 滅後「顏貌如生」。文益禪師肉身被供奉。 著有「宗門十規論」。其五,理事相違不分觸淨 理事相違不分觸淨第五 論曰:大凡祖佛之宗,具理具事。事依理立,理假事明。理事相資,還同目足。若有事而無理,...


宗門十規論之四,對答不觀時節兼無宗眼
清涼文益禪師(885-958年),俗姓魯,浙江餘杭人,係禪宗五家法眼宗的創始人。 滅後「顏貌如生」。文益禪師肉身被供奉。 著有「宗門十規論」。其四-對答不觀時節兼無宗眼。 對答不觀時節兼無宗眼第四 論曰:凡為宗師,先辨邪正。邪正既辨,更要時節分明,又須語帶宗眼,機鋒酬對,...


宗門十規論之三-舉令提綱不知血脈
清涼文益禪師(885-958年),俗姓魯,浙江餘杭人,係禪宗五家法眼宗的創始人。 滅後「顏貌如生」。文益禪師肉身被供奉。 著有「宗門十規論」。其三,舉令提綱不知血脈。 舉令提綱不知血脈第三 論曰:夫欲舉唱宗乘,提綱法要,若不知於血脈,皆是妄稱異端。其間有先唱後提,抑揚教法...


宗門十規論之二-黨護門風不通議論
清涼文益禪師(885-958年),俗姓魯,浙江餘杭人,係禪宗五家法眼宗的創始人。 滅後「顏貌如生」。文益禪師肉身被供奉。 著有「宗門十規論」。其二,「黨護門風不通議論」 黨護門風不通議論第二 論曰:祖師西來,非為有法可傳,以至於此,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豈有門風可尚者哉。...


宗門十規論之一-自己心地未明妄為人師
清涼文益禪師(885-958年),俗姓魯,浙江餘杭人,係禪宗五家法眼宗的創始人。 滅後「顏貌如生」。文益禪師肉身被供奉。 著有「宗門十規論」, 其一「自己心地未明妄為人師」。 自己心地未明妄為人師第一 論曰:心地法門者,參學之根本也。心地者何耶?如來大覺性也。由無始來,...


禪宗-法眼宗開山祖師文益禪師
禪宗-法眼宗開山祖師文益禪師 文益禪師為法眼宗的開山祖師,所傳法嗣無以計數,當時佛道相爭,有多次滅佛事件,造成損傷無數,然而,他也主張佛道應該要和平共處。 也因此他提出了有名的「宗門十規論」。警惕後人所用。 1、自已心地未明妄為人師 2、黨護門風不通議論...


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大道是無法用言語一時半刻說的清楚的。 大辯是沒有言語的。言論爭辯的。 大仁是看不出仁的。 大廉是看不出痕跡的。 大勇是不需要勇氣支撐的。 大道如果用言語說得出來,就不是真正的大道。 大辯,要是有言語爭辯,就不是真的大辯。...


莊子在齊物論說的分別心與沒分別心
<莊子。齊物論> 大道在每個人心中是暢行無阻,無所不在的。 那麼也不應該有分別心。 如果心中沒有定見與成見,那麼是是非非的言論是不是本來也應該沒有是非呢!!! 我們心中所以為的「是」,堆滿了成見…偏執… 於是,與天氣之間已生界限, 還有隔閡… 然後,如我們又想要細說,...